•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 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食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古时“元宵”价格比较贵,有一首诗说:“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路行,不得金钱不得回。”

    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这是两种做法和口感都不同的食品。 

  •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此节日民间有挂灯、打灯、观灯等习俗,故也称灯节。 

    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闹花灯放烟火的高潮。所以也把元宵节称为“灯节”在山西的县城一级城廓甚至乡,镇中,这些居民集中地,繁华热闹区,在正月十五到来之前,满街挂满灯笼,到处花团锦簇,灯光摇曳,到正月十五晚上达到高潮。正月十五的“观灯”已经成为山西民间群众自发的活动,在正月十五晚上,街头巷尾,红灯高挂,有宫灯、兽头灯、走马灯、花卉灯、鸟禽灯等等,吸引着观灯的群众。太原一带,太谷县的灯是很有名气的。太谷的灯,以品种繁多、制作精巧、外观引人出名。

  •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传统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灯谜增添节日气氛,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龙舞流行于中国很多地方。华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中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

  • 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传说,它最早是从西域传入的,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舞狮子的活动也输入中国。有记载的舞狮最早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洛阳伽蓝记》记载了法会行列中的舞狮,可见最初是随佛教进入中国,作为佛教仪式的一部分存在。

    “舞狮子”始于魏晋,盛于唐,又称“狮子舞”、“太平乐”,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装扮成狮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当引狮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 划旱船,也称跑旱船,就是在陆地上模仿船行动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旱船不是真船,多用两片薄板,锯成船形,以竹木扎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间,如同坐于船中一样,手里拿着桨,做划行的姿势,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调,边歌边舞,这就是划旱船了。有时还另有一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搭档着表演,则多半扮成丑角,以各种滑稽的动作来逗观众欢乐。划旱船流行于中国很多地区。

  •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走百病是明清以来北方的风俗,有的在十五,但多在十六日进行。这天妇女们穿着节日盛装,成群结队走出家门,走桥渡危,登城,摸钉求子,直到夜半,始归。

2月5日是今年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元宵节当日,我市文博单位推出34项线下活动,欢欢喜喜闹元宵。猜灯谜、制灯笼、滚元宵……市民随意走进一处“身边博物馆”,都可以体味到浓浓的元宵节氛围。 

2月5日,太原市博物馆推出“月圆向吉 花开向喜”元宵节活动,邀请游客通过制作花灯、猜灯谜,感受传统节日文化的韵味。晋祠博物馆推出“张灯结彩过大年 欢欢喜喜闹元宵”活动,身着古风服饰的工作人员在馆内多处景点现场演出,为游客提供沉浸式体验,让游客在参观过程中体会浓厚的节日氛围,感受博物馆里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天龙山石窟博物馆举行“我们的节日——元宵节”活动,在天龙山“松风阁”,游客创编一份“节日小报”并发给工作人员,可获得天龙山精美明信片一份。双塔博物馆的“国潮游园 国潮表演”活动亮相,12位身着汉服的表演者将带领游客游园、拍照互动,表演国风舞蹈,在各时段各游览点,游客都可以参与。龙山石窟博物馆邀请游客参与滚元宵活动、欣赏“刚柔并济”的太极拳。晋商博物院、太山博物馆分别推出猜灯谜、制元宵花灯活动,和游客共度佳节。

晋祠博物馆、双塔博物馆等文博单位举行非遗文化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变脸、传统戏法等表演,进一步宣传非遗文化,让游客了解传统非遗技艺,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点击地图查看

元夕影永冰灯

(清)唐顺之

  •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 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生查子 元夕

(宋)欧阳修

  •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汴京元夕

(明)李梦阳

  • 中山孺子倚新妆,
  • 郑女燕姬独擅场。
  • 齐唱宪王春乐府,
  • 金梁桥外月如霜。

折桂令 元宵

(元)佚名

  •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 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 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
  • 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上元夜

(唐)崔液

  • 玉漏铜壶且莫催,
  • 铁关金锁彻夜开。
  • 谁家见月能闲坐,
  • 何处闻灯不看来。

正月十五夜

(唐) 苏道味

  •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