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的重大举措,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需要。近年来,太原市按照中央、省委的部署要求,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摆到重要位置,搭建服务阵地、整合优势资源、充实服务力量、创新活动形式,不断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载体和触角,在全社会营造了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有效提振了群众精气神、增强了基层凝聚力。

紧扣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着眼强基固本,绘就文明实践施工图,高标准、严要求、高质量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坚持各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协同发力,围绕“谁来做、怎么做、做什么”,精心绘制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施工图”。

按照“县镇村纵向贯通、党政群部门协同联动”的工作思路,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三级架构”,形成组织互联、资源互通、功能互补的工作格局,凝聚起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强大合力。

为了增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吸引力、向心力、凝聚力,我市结合全省《关于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用的工作方案》要求,在强调精准化制定群众需求清单、品牌化设志愿服务项目、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的基础上,创新机制,健全制度,全面整合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医疗、法律等各类人才,动员鼓励全体党员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报到,不断发展壮大文明实践队伍。

同时,坚持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通过采取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全流程文明实践闭环服务模式,因地制宜开展点对点、面对面、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精准满足群众精神文化与生产生活需求,把文明实践工作融入到文明创城、乡村振兴和文化生活当中,使志愿服务活动更加鲜活、更接地气。

截至 2021 年 9 月,全市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10 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88 个、实践站 1047 个,文明实践点 475 个,实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全覆盖。

“原来不会用智能手机,跟孩子沟通只能打电话,自从身边有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后,工作人员经常手把手地教我们用手机,现在别说和孩子视频通话了, 就连网上挂号都能行……”9 月 19日,家住晋源区新城社区的李大爷乐呵呵地表示,新时代文明实践聚人气、有活力,如春风化雨,润泽百姓心田。

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的重大举措,太原市按照中央、省委的部署要求,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摆到重要位置,搭建服务阵地,整合优势资源,充实服务力量,创新活动形式,不断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载体和触角,在全社会营造了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有效提振了群众精气神、增强了基层凝聚力,并州大地“文明之花”竞相绽放,花香怡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这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2021 年 7 月 16日,市委召开专题常委会议,研究部署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罗清宇强调,要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结合起来,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更好地凝聚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努力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成民心工程、惠民工程。

2021 年 8 月 31日,我市召开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工作推进会,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杨继承强调,要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任务落实落地。要提高谋划水平,围绕提升“动员、整合、引导、服务、创新、保障”六种能力,创新更有粘性的群众参与方式,统筹开展好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着力提升群众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闻风而动、听令而行。我市围绕“谁来做、怎么做、做什么”,精心绘制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施工图”。按照“县镇村纵向贯通、党政群部门协同联动”的工作思路,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三级架构”,形成组织互联、资源互通、功能互补的工作格局,凝聚起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强大合力。

走进尖草坪区迎新南巷,一座以红色为主基调的建筑非常醒目,这是尖草坪区南寨区域文明实践站的所在地。这里功能齐备,设有活动室、棋牌室、舞蹈室、翰墨室、法律服务室等,还有能同时容纳上百名观众的红色影院及藏书量逾 5000册的图书馆。兴安社区的刘女士笑言:“老人年纪大了,一个人在家着实不放心。如今家门口有了实践站,白天把老人送过来有人照顾,下了班再把老人接回去, 切实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0 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88 个、实践站 1047 个,文明实践点 475 个,实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全覆盖。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建立,不仅走“新”,还得走“实”。9 月 15 日清晨,34 岁的党员小刘兴冲冲地来到小井峪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听说在这里可以报到,我想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请问您在哪一方面比较擅长,例如医疗、文化、法律……”实践所的工作人员和小刘核对信息、询问特长……一阵操作后,小刘被编录在册,成为法律服务志愿队的一名志愿者。

小刘是省委宣传部所属单位的一名普通党员,也是志愿者参与文明实践、联系群众做表率的一个缩影。据他介绍,省委宣传部的党员目前都已经在万柏林区报到,而我省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单位的党员也相继在就近的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报到,“参与文明实践,贡献党员力量,咱可不能落后。”

为了增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吸引力、向心力、凝聚力,我市结合全省《关于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用的工作方案》要求,在强调精准化制定群众需求清单、品牌化设置志愿服务项目、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的基础上,创新机制,健全制度,全面整合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医疗、法律等各类人才,动员鼓励全体党员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报到,不断发展壮大文明实践队伍。

在文明实践过程中,我市把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助学支教、医疗健身、科学普及、法律服务、卫生环保、扶贫帮困等 8项内容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菜篮子”中,根据群众“点单”,精准对接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形成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全流程文明实践闭环服务模式,最大程度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力求文明实践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不断提高服务项目的精细化、专业化水平,让老百姓获得了满满的实惠。

因地制宜开展点对点、面对面、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精准满足群众精神文化与生产生活需求,把文明实践工作融入文明创城、乡村振兴和文化生活当中,使志愿服务活动更加鲜活、更接地气,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小店区盘活各类资源,通过统一调配、协同运行,将理论宣讲、政策普及、文娱活动、法律服务、文化教育、科技科普、体育健身“七大活动专区”,长期向全区群众免费开放。

迎泽区开设“庭院党课”,采取音乐党课、党史绘画展览等别开生面的文明实践活动,让群众在沉浸式、互动式学习体验中感悟党的光辉历史。

杏花岭区借助“小巷讲堂”“小院党校”“睦邻学堂”“身边厅堂”,互讲互动常态化,以通俗易懂的形式,把爱党、爱国情怀根植于百姓心中。

尖草坪区开展“3+1 晚霞行动”,即 3 名青年志愿者与 1 位老人“手挽手”建立结对帮扶关系,通过“每周一服务”进行陪伴、“每月一集中”开展活动、“每节一慰问”情感关怀,做到“家中有人扫,下楼有人扶,生病有人陪,家中聊天笑声多,趣味活动好心情”,为老人的生活增添欢乐与温馨。

万柏林区开展“公益一小时、创城不停步”志愿服务活动,集中清理小区里、楼道内、家门口、地下室的破旧单车、废弃家具、装修垃圾等,全力攻克环境卫生死角的薄弱环节。

晋源区深入晋祠供销社宿舍,挖路埋管、引流回填,彻底解决了小区内长期因下水道堵塞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受到了大家一致好评。

送政策、送服务、送文化、送温暖,一幅幅和谐动人的画面在我市不断展现。

“别看文明实践站不大,好处多着哩,医护人员给我检查身体,发现了胸部有肿块。”“文明实践活动确实有意义,在这里,我化解了夫妻矛盾,家庭关系比以前和谐。”“中心是身边的加油站,在这里我聆听了党的政策,对开展生意很有帮助。”……说起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群众们你一言我一语。

春风化雨润龙城,文明实践暖人心。现在的太原,惠风和煦、天朗气清,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种子”早已在百姓心中发芽、开花、结果,绘就了一幅幅环境美、人文美、风尚美的生动画卷。迈入新时代、昂首新征程,我市还将践行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队伍、拓展平台,用扎实工作推动文明实践迸发出强大生命力,为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作贡献。(来源太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