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色活动:
1.1.尖草坪区|“锦绣姐姐”助力好家风 巾帼志愿者在行动(图文 尖草坪发布)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近日,太原市妇联“锦绣姐姐”尖草坪区巾帼宣讲志愿组在尖草坪区妇联的统筹安排下,开展了一系列的“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巾帼在行动”主题宣讲。
尖草坪区巾帼宣讲志愿组由七名有专业心理咨询师证书且有多年宣讲经验的老师组成。在柴村街道柴村社区、汇丰街道乾泽园社区、迎新街街道102社区等地,宣讲志愿组成员分别以腾讯会议的形式进行了线上集中宣讲。大家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自身专长,重点聚焦《家庭幸福从改善家庭环境开始》《教育从家出发》《家校互动献爱心,志愿服务从“厌”到“学”》和《关爱从“心健康”开始》《有爱,有家》等内容,从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心理健康、子女教育等方面,对家庭教育进行了深入解读,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家庭教育工作是妇联工作的传统领域,新时期、新形势对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下一步,尖草坪区妇联将继续深入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推进全区家庭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1.2.万柏林区|区城管局:强化精细管理 提升市容环境(图文 万柏林发布)
为进一步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保障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区城管局以提升市容环境卫生为抓手,加强应急保洁措施为重点,统筹协调各社会化公司清扫保洁工作有序开展,确保城市环境卫生干净整洁。
强化道路清扫保洁
督促各社会化企业结合冬季特点合理安排人机结合作业模式,及时清扫街道落叶、杂物,增加果皮箱垃圾清掏、收运、消杀频次,确保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强化应急保洁措施
加强道路巡查力度,对下水井跑水、桥梁桥体路面渗水、管线破裂等原因造成路面结冰情况,及时启动应急清扫保洁措施,设立安全警示区并及时开展除冰作业,确保道路通畅和安全通行。大风天气重点对路面漂浮物、树挂等环境卫生进行检查,确保第一时间保洁路面漂浮垃圾和清理树挂。
强化火灾隐患防控
组织社会化公司集中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对绿化带、树坑等卫生死角进行深度清理,加大消防安全检查和消防宣传力度,预防和遏制火灾事故的发生。
1.3.阳曲县|东北街社区:你需“药”我来帮 为民发药暖民心(图文 阳曲微讯)
近期,感染新冠病毒的居民增多,为切实解决后疫情时代辖区居民买退烧药难的问题,东北街社区党总支带着使命,带着感情,积极搭建购药平台,从阳曲县人民医院采购了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在社区健康小屋发放给有需要的居民,努力解决居民在特殊时期用药难问题,用真诚的服务温暖民心。
社区通过微信群转发好消息、网格长打电话的方式告知有需求的居民到社区领药,并由社区医生对前来购药的居民进行服药指导,叮嘱他们注意休息。短短一天时间,社区已满足50余位居民用药需求。同时,为了关心患病的弱势群体、特殊人群,空巢老人、重病、重残人员,社区网格员为其代购药品送药上门,并叮嘱他们出门注意防护,已经染病的人员安心养病,争取早日康复。“这两天我病重出不了门,儿女又不在身边,真是多亏了你的照顾,真是太感谢了!”王大爷拿着网格员送来的药激动地说。
此次爱心送药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让这些药品发挥了最大的价值和作用。充分发挥了社区服务作用,解决了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在这个特殊时期,东北街社区将会持续开展此类活动,最大程度满足困难群众需求。
二、志愿服务风采
2.1.迎泽区|“帮帮团”暖到居民心坎里(图文 迎泽发布)
接到过求助,“格格”们便在上门时“多嘴”问问老人有什么需求;出门巡逻时,“格格”们会多留意观察,给予居民相应的帮助……文庙街道幸福社区有个由网格员组成的“帮帮团”,他们的细致服务暖到了居民心坎里。
上门“多问一句”
“我年纪大了,不会用智能手机,这个费该怎么缴?”连日来,全市开始进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缴纳,今年依旧通过线上缴费,这让家住龙城花园小区的一位大爷犯了难。接到老人求助后,幸福社区的“格格”们便迅速上门,帮老人用手机完成了缴费。
这位大爷的问题解决了,“帮帮团”却发现,有类似需求的老人并不在少数。为了真正帮助到辖区老人,“格格”们入户时,便会顺嘴问问他们是否有缴费或者其他需求,帮助他们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出门“多扫一眼”
对“帮帮团”而言,日常在辖区巡逻是家常便饭,而且在巡逻中还发现了不少需要帮助的居民。
10月23日下午,“格格”小贾和小刘在巡逻时发现一名女子脸色发白,额头冒汗,脚步也有些虚浮。她的异常表现引起了“格格”们的关注。
“我头晕……”女子虚弱地表示。“格格”们赶紧搀扶她走进不远处的一家诊所。经诊断,她是低血糖导致的身体不适,小贾当即跑到隔壁便利店买来巧克力,让这名女子慢慢吃下。吃完巧克力,女子的脸色渐渐恢复,能够自主行走。
甭看这“多一嘴”“多一眼”,“格格”们的细心让居民们感觉心里暖暖的。为方便居民,网格员们还在居民群置顶了社区和网格员的联系电话,方便居民随时求助。幸福社区主任表示,社区成立了由网格员组成的“帮帮团”,就是为了给居民提供热心服务、暖心帮助,让居民少跑腿、零跑腿就能办成事、办好事,切实提升居民群众的幸福感。
2.2.杏花岭区|“志愿红”温暖一座城(图文 杏花岭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平台)
从政策理论宣讲到交通引导,从帮扶助困到美化家园……在太原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你会欣喜地发现,只要哪里有群众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的身影。一年来,“靓丽星期五”“公益一小时”“讲文明 树新风”“百村共读 精神共富”等品牌志愿服务活动深入人心,各类爱心志愿团队、优秀带头人不断涌现……在太原,一袭袭红马甲,一颗颗火热心,带着文明温度的志愿服务已蔚然成风,正成为城市最暖的名片。
打通“最后一米” 志愿服务在身边
“您好,请走斑马线”“电动自行车在线内等红灯”……每天早晚高峰期间,在太原市区主要交通路口,都会看到有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手持引导旗在车流人流中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活动,协助交警宣传倡导“礼让斑马线”“一盔一带”“和谐交通”“绿色环保出行”等文明交通行为。尽管参与活动的时间短,但对于志愿者们而言,却切身感受到树立文明交通出行意识的重要性,“文明交通出行是每个人的社会责任,需要每一位交通参与者共同维系”。今年7月以来全市各个志愿服务队在37个重点路段、交通要道、人流车流量大的交通路口,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本年度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时长为14万余小时,参与志愿者6万余人次。
除倡导文明交通行为外,在楼宇街巷、村居院落内,志愿者的身影比比皆是:他们捡拾垃圾、清除小广告、粉刷墙壁、搬移陈年废置储物……他们用汗水换来城市的干净、整洁、卫生、有序;他们扎根基层,倾听不同诉求,整合利用社会资源,畅通社会运行,成为不同群体的“黏合剂”“连心桥”,排解矛盾的“解压阀”“缓冲器”,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服务百姓民生 品牌活动入人心
眼下,太原市“靓丽星期五”活动已经深入人心。此外,迎泽区“公益一小时”、小店区“讲文明 树新风”、娄烦县“百村共读 精神共富”、清徐县“关爱环境 美化家园”等主题的创城品牌志愿服务活动已深入人心,在服务百姓民生、推动城市发展中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今年以来,太原市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工作,聚焦阵地、队伍、项目、机制建设,不断深化、优化、细化工作举措,有效促进“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同广大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深度融合,扎实推动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来自“太原志愿者”志愿服务信息平台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5日,平台实名认证注册志愿者509503人、志愿服务组织4723个,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08504次、志愿服务时长超过1900多万小时。太原市民踊跃参与志愿服务,用身体力行不断丰富着太原这座城市的精神内涵,温暖着整个城市。
凝聚榜样力量 全面提升软实力
每个时代都需要一种崇德向善、凝聚人心的精神力量,先进榜样就是最直接、最生动的载体。11月4日,随着2022年太原市学雷锋最美志愿者、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最佳志愿服务组织、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志愿服务先进工作者名单新鲜出炉,层出不穷的好人好事、义行善举、爱心传递温暖了整座城市,为太原市文明城市创建增添了一个又一个的闪光点。
今年6月30日,在杏花岭区坝陵桥街道小北关社区,太原市烛光志愿服务中心开展的“阳光陪伴与爱同行——关爱失独家庭”座谈会上,12名志愿者帮助社区里的6户失独家庭走出心灵的创伤阴影,现场温馨感人。志愿服务从不停歇,文明理念入脑入心。太原市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充分发挥志愿者的作用,全力推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协调可持续发展,群众生活水平、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显著提升,城市面貌明显改观,社会风气有效改善,城市软实力得到全面提升。
三、特色文章|太原:让文明成为校园最美底色(文 太原日报)
文明礼仪社团活动中,晋阳街中学的学生们用心体会“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守礼仪规,做文明人”的内涵;“筑梦卡”上,山西省实验小学的学生们将自己的人生理想与爱国情怀紧密结合,认真写下努力的目标……走进太原市各学校校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语、标识设置醒目,安全交通走廊、艺术之窗等文明元素随处可见,文明之风扑面而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开展以来,太原市教育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师生员工坚定信心、凝心聚力,不断丰富文明城市的色彩与内涵,为太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力量。
优化环境 根植文明
“学校里的文化墙绘制精美,颇具感染力,课间活动时,墙上那些励志的话语总能无形地鞭策我。”行走在我市各学校的校园,富含文化气息的元素比比皆是,处处彰显着学校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学校是传播文明的场所。近年来,我市各学校把文明校园创建活动与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充分利用电子班牌、教室走廊、校园文化墙、校园大屏幕等宣传阵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营造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
博学于文,约之于礼。各学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全过程,将思想道德教育渗透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让学生们在耳濡目染中感悟践行。为了推动优良校风、学风与文明校园建设,太原市各学校不断提高教师思想道德建设水平和文明素养,全力打造一支业务水平精湛、师德水平高的教师队伍,形成了风清气正的良好育人环境。
立德树人 涵养文明
“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我们要听党话、跟党走,立志向、有梦想,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好少年,为实现美丽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公园路万科紫郡小学迎国庆项目化学习课程中,少先队员们以少年儿童特有的视角,讲述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表达对伟大祖国的深情祝福。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重点之一。市教育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指标任务,充分发挥学校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的作用,广泛开展文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在全省率先于基础教育阶段开展“时代新人”思政课建设。全市各级教育部门坚持“五育”并举,不断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帮助学生扣好人生发展的“第一粒扣子”。
榜样引领 传递文明
“新时代太原好少年”陈芊茗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环保小卫士。作为环保小河长,她会在假期实地巡查太原市的各个河段,向路人宣传河流保护的知识,捡拾河道垃圾,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母亲河,用自己的爱心与坚持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
由市文明办、市教育局等单位联合在全市组织开展的2022年度“新时代太原好少年”评选活动,充分展现了全市好少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为全市广大未成年人树立了身边可亲、可敬、可学的典型榜样。各学校还经常开展学雷锋主题团、队日活动,在校园中形成了“人人学雷锋,天天学雷锋,时时有雷锋”的良好氛围。同时,各校还组织学生走出校园,义务清扫社区街道,清除小广告,走进福利院、光荣院为老人送爱心,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
在文明城市创建中,全市教育系统始终立足学生特点,立足学校特色,把着眼点放在提高师生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养上,精心设计和组织丰富多样的活动,通过榜样引领,传递文明新风,让校园处处显现出文明和谐的文化氛围。
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经验材料
4.1.小店区|小店区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在精准服务中凝聚民心民意(图文 小店发布)
近年来,小店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立足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工作目标,整合优化平台资源,挖掘发动志愿服务力量,实现高颜值城区与高素质人文珠联璧合,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准文明交相辉映,切实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优化阵地建设,打造功能完备的综合平台。一是深化资源统筹整合。充分利用区文化馆、图书馆、老年活动中心等现有资源,统筹整合全区30个功能室约5000平方米场所,重组构建理论宣讲、政策宣传、文娱活动、法律服务、文化教育、体育健身“六大活动专区”,全年免费向群众开放舞蹈器乐、绘画书法等培训课程,强化文明实践中心阵地属性,发挥思想导向、道德教化、文明洗礼、文化熏陶的重要作用,形成独具特色的“小店样本”。二是优化基层场所布局。全区10个街道、乡(镇),158个社区(村)按照有场所、有队伍、有活动、有项目、有机制“五有”标准优化所、站功能布局,与党群服务中心、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共建共享,着眼阵地共建、活动共联、队伍共育,打造“文明实践+”综合体,深入挖掘区域内各类公共文化场所244个,推进落实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的延伸,逐步构建点多面广、功能完备的“文明实践服务圈”。三是强化平台服务建设。强化数字赋能,推进双向实践平台建设,“线下”专业志愿服务队伍根据群众诉求开展专业志愿服务;“线上”信息管理平台与“小店发布”微信公众号有效对接,打通“文明小店”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入口,实现文明实践阵地建设、实践活动“一图可视”,实现志愿者线上注册登记、打卡签到、活动记录、积分兑换,同步完善“群众点单、中心派单、队伍接单、群众评单”的精准服务“四单工作法”流程,精准对接群众精神文化与生产生活需求。